张扣扣杀人案始末
时间:2019-05-16 16:43:41 作者:
2019年4月11日,陕西高院二审宣判,维持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故意毁损财物罪判处张扣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6年8月27日,因邻里纠纷,王自新17岁的儿子王正军,在一场邻里纠纷中,故意伤害致张扣扣之母汪秀萍死亡。同年12月5日,王正军被原南郑县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7年有期徒刑。
23年后,35岁的张扣扣开始实施报复。一审判决书显示,2018年春节前夕,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回家过年,遂产生报复杀人之念。
2月15日12时许,张扣扣趁王正军及其兄王校军等家人上山祭祖的时机,经过一番伪装后,带着早已备好的单刃刀等物品,一路尾随王正军兄弟二人至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原三门村村委会门口。待二人返回时,张扣扣将二人杀害。
王家两兄弟被害后,张扣扣又来到王自新家行凶。在被多刀捅刺后,王自新也倒在了张扣扣的脚下。接着,张扣扣回到家中,取来菜刀和汽油燃烧瓶,将王校军的小轿车车窗玻璃砍碎,并用汽油燃烧瓶将车点燃。
事发后两天,张扣扣于2月17日上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张扣扣在自行辩护阶段表示,自己是为母亲报仇,并没有想借此报复社会。
检方表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血亲复仇”作为民间陋习早已被摒弃。而法律也是有温度的,对事出有因的案件,根据我国刑事司法政策,在量刑时可以作为从轻情节予以考量。但张扣扣将杀人对象的选择不仅仅指向当年母亲被害案件的直接责任人王正军,而是肆意扩大了其泄愤对象,这样的卑劣行径,已经不是简单的“报仇”,而是超出普通大众情感承受能力的“灭门”,对张扣扣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应依法惩处。
辩护律师表示,“张扣扣确实值得同情,但这种行为不应该被效仿,也不应该被鼓励。大众必须在法律的轨道内解决问题,要学会理性和克制。张扣扣案是一个极端个案,“虽然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私力复仇不应该被推崇”。
王家子弟当街杀死张扣扣之母,在12岁的张扣扣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种下了恶的因。23年后,张扣扣当街杀死王家三人,张扣扣被判死刑,五人死于非命,最终结出了恶的果。
两家的悲剧不可避免吗?两家之前并无生死仇恨,只因戾气太重。凡是多些宽容,或许这些悲剧可以避免。
1996年8月27日,因邻里纠纷,王自新17岁的儿子王正军,在一场邻里纠纷中,故意伤害致张扣扣之母汪秀萍死亡。同年12月5日,王正军被原南郑县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7年有期徒刑。
23年后,35岁的张扣扣开始实施报复。一审判决书显示,2018年春节前夕,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回家过年,遂产生报复杀人之念。
2月15日12时许,张扣扣趁王正军及其兄王校军等家人上山祭祖的时机,经过一番伪装后,带着早已备好的单刃刀等物品,一路尾随王正军兄弟二人至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原三门村村委会门口。待二人返回时,张扣扣将二人杀害。
王家两兄弟被害后,张扣扣又来到王自新家行凶。在被多刀捅刺后,王自新也倒在了张扣扣的脚下。接着,张扣扣回到家中,取来菜刀和汽油燃烧瓶,将王校军的小轿车车窗玻璃砍碎,并用汽油燃烧瓶将车点燃。
事发后两天,张扣扣于2月17日上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张扣扣在自行辩护阶段表示,自己是为母亲报仇,并没有想借此报复社会。
检方表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血亲复仇”作为民间陋习早已被摒弃。而法律也是有温度的,对事出有因的案件,根据我国刑事司法政策,在量刑时可以作为从轻情节予以考量。但张扣扣将杀人对象的选择不仅仅指向当年母亲被害案件的直接责任人王正军,而是肆意扩大了其泄愤对象,这样的卑劣行径,已经不是简单的“报仇”,而是超出普通大众情感承受能力的“灭门”,对张扣扣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应依法惩处。
辩护律师表示,“张扣扣确实值得同情,但这种行为不应该被效仿,也不应该被鼓励。大众必须在法律的轨道内解决问题,要学会理性和克制。张扣扣案是一个极端个案,“虽然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私力复仇不应该被推崇”。
王家子弟当街杀死张扣扣之母,在12岁的张扣扣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种下了恶的因。23年后,张扣扣当街杀死王家三人,张扣扣被判死刑,五人死于非命,最终结出了恶的果。
两家的悲剧不可避免吗?两家之前并无生死仇恨,只因戾气太重。凡是多些宽容,或许这些悲剧可以避免。